今年7月,第二批生态搬迁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县进行,近万牧民从平均海拔逐渐增加5000海拔100多米3600米德安置点。
一些网民通过新华社客户端“问记者”平台提问:为什么这个县要搬迁?位置看起来像什么?记者2搬迁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什么?新华社记者回答了网友关心的问题。
网友:中国海拔最高的县是哪个?
记者:全国最高的县是双湖县,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,位于羌塘草原深处,它因康如湖和娇娇湖而得名,平均高度超过5000米,人口1.4万余人。
这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很低40%,每年有10长达数月的冬季,8二级以上大风天气一样多200天,最低温度在零度以下40摄氏度,被称为“人体生理极限试验场”。
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双湖县(3月2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周荻潇 摄
网友:为什么这个县要搬迁?
记者:高寒自然环境缺氧导致局部高海拔风湿病、关节炎、痛风等地方病多发。因为它地处偏远,吃水难、上学难、看病难、出行难一直困扰着当地人。
另外,随着全球变暖,人、畜、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,双湖草原开始恶化。
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,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,对西藏双湖县高海拔牧民进行生态搬迁。
双湖县多玛乡果根察曲村聚集着运送家具的卡车(7月12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金多吉 摄
网友:搬迁是如何进行的?
记者:2019年底,双湖县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工程的实施,首批320个乡镇的牧民搬迁到近千公里外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里安置点。
今年7月,实施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。7月19日,300许多牧民从双湖县多玛乡出发,去森伯里定居点。
8月上旬,近万名牧民将陆续搬迁到森布里安置点。届时,双湖县7乡镇牧民完成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。
双湖县多玛乡果根察曲村的村民正在收拾行囊,准备行动(7月1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金多吉 摄
网友:建立一个新家是什么感觉?
记者:森日定居点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,海拔约3600米,离拉萨市的距离60余公里,机场附近、铁路、公路,宜人的环境,交通便利,区位优势明显。
在森伯里的定居点,崭新的藏式房屋鳞次栉比,乡村活动中心、外围医院、学校、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,水、电、路、讯、网络迎来全面升级。
刚刚到达森布里安置点的双湖县牧民们正在向新家进发(7月1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网友:搬迁后牧民就业怎么办?
记者:安置点配有矮苹果基地、现代牧场等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。相关部门将继续开展技能培训,引导牧民转移就业。
据介绍,部分搬迁劳动力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;他们中的一部分参加技能培训,从事烹饪、挖掘机驾驶等;他们中的一些人去了拉萨、南方等地转移就业。
双湖县多玛乡中鲁玛村牧民正在放牧(7月1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
网友:迁移野生动物有什么好处?
记者:作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,双湖县是藏羚羊、藏野驴、野牦牛等迁徙活动的重要区域,保护区内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10万多只、野牦牛2万多头。还有藏羚羊、棕熊、雪豹和许多其他国家保护动物。
搬迁后,随着人类活动和牲畜数量的减少,双湖县将逐渐回到野生动物的怀抱,当地的生态会逐渐恢复,广阔的草原将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。
这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藏羚羊(7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
网友:搬迁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什么?
记者:给我印象最深的是7月19搬迁现场。300多牧民,坐着18辆客车,咆哮着冲进森布里的定居点。
石楠贡嘎县的干部群众准备迎接象征粮食丰收的洁白哈达“切玛盒”,伴随着藏戏激昂的鼓点载歌载舞,发一句“欢迎回家”良好的祝愿,欢迎感动群众。
此外,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些人2019双湖县的第一批牧民是在1999年搬来的,以前的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,帮着拿行李,场面很温馨。
刚从双湖县多玛乡搬到森布里安置点新房的牧民在一起聊天(7月1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
网友:以后可以去这个县旅游吗?
记者:据介绍,双湖县将进一步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,游客将来可以去自驾游,在路上看到野生动物聪明的身影,欣赏藏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。此外,你还可以看到世界第三大冰川——普若岗日冰川。
双湖县的湖泊(7月1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
出品人:李俊 邹声文
策划:齐慧杰
监制:黄庆华
统筹:肖磊涛 陈倩
记者:罗卓加措 格桑朗杰
拍摄/剪辑:罗卓加措
编辑:聂毅 赵露露 高颖
新华社客户端制作
评论列表(5条)